唇炎是发生在唇部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多样。该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唇炎根据病因分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浆细胞性唇炎、光化性唇炎等,接下来我们就再一一认识它们。
Q3
浆细胞性唇炎
是指发生在唇部、以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末梢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关;局部的长期机械刺激(如义齿刺激、光线刺激)可能是本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累及下唇。初始在唇黏膜出现小水疱,很快发生破溃;黏膜潮红、糜烂、肿胀,可见细小出血点;部分唇粘膜表面可形成明显痂皮。也可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暗红色水肿性斑块,表面有涂漆样光泽。慢性病程,有时可自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
诊断
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须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治疗
外用0.03%、0.1%他克莫司软膏或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
Q4
光化性唇炎
又称日光性唇炎,是由于过度日光照射引起的唇炎。
病因
本病与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有关。某些药物、植物、吸烟及唇部慢性刺激等因素也可诱发本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
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往往春末起病,夏季加重,秋季减轻或消退。多见于农民、渔民及户外工作者,50岁以上男性多发。
1、急性光化性唇炎
起病急,发作前常有暴晒史。唇红区广泛水肿、充血、糜烂,表面覆以黄棕色血痂或形成溃疡,伴明显灼热及瘙痒,影响进食和说话。较深的病损愈合后遗留瘢痕。
2、慢性光化性唇炎
隐匿发病或由急性期演变而来。下唇干燥,不断出现白色细小秕糠样鳞屑,易剥去,鳞屑脱落后又生新屑,病程迁延导致唇部组织失去弹性,出现皱褶和皲裂。长期不愈者发生光化性白斑病,演变成鳞癌,因此该病被视为癌前病变。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诊断
依据明确的光照史和湿疹糜烂样或干燥脱屑样临床表现可作出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程度。
治疗
因该病可能发生癌变,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一旦诊断明确,应注意减少紫外线照射,停用可疑的药物及食物,积极治疗与卟啉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
1、一般治疗
可应用具有反射和遮蔽光线作用的防晒唇膏,减少紫外线对唇部皮肤黏膜的损伤。
2、外用药物治疗
渗出糜烂性皮损应用盐水湿敷,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或油剂;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乳膏。
3、系统治疗
羟氯喹口服(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物理治疗
冷冻疗法适用于慢性局限性皮损,弥漫性皮损可试用光动力疗法等。
5、手术治疗
对疑有癌变或已经癌变的局限性皮损可手术切除。
输
参考文献:
[1]蒋芮理.慢性唇炎的外治方法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9(71):.
[2]刘甜,刘晶,苏飞,周小勇.沙利度胺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浆细胞性唇炎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33(07):-.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白癜风诊疗体系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