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痔疮便血的套路和实践
(作者:韦安理-07-23)
一位朋友痔疮便血一个多月,并伴失眠、腰痛等其他症状。他特别容易上火,不能吃热气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吃一点就会喉咙痛或是痔疮发作。其舌淡,苔白厚腻,稍黄,舌边有牙齿印,舌下静脉粗黑。按照急者优先的原则,先对痔疮便血这个症状进行治疗。
年7月20日,处方:“引火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赤小豆散+干地龙”。
方子组成:(0720)熟地45克、巴戟天15克、茯苓15克、麦冬20克、北五味子10克、肉桂6克、桂枝10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赤小豆30克、当归15克、干地龙30克。二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1)上方服完两剂,舌下静脉粗黑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变得柔和平滑,舌面上的黄腻苔也变成白苔了。(2)大便已经不出血了,折腾了一个多月的痔疮便血终于好了。(3)随后即转入到对失眠、腰痛的调治上来,这是后话。
辨证思路:
(1)一吃热气的东西即上火咽痛,或痔疮发作,这是龙雷之火浮越于上,用引火汤治疗,引火归元。
引火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由熟地三两、巴戟天一两、茯苓五钱、麦冬一两、北五味二钱组成。其适应证,如陈世铎所言:“人有咽喉肿痛,日轻夜重,喉间亦长成蛾,宛如阳症,但不甚痛,而咽喉之际自觉一线干燥之至,饮水咽之少快,至水入腹,而腹又不安,吐涎如水甚多,将涎投入清水中,实时散化为水。人以为此喉痛而生蛾也,亦用泻火之药,不特杳无一验,且反增其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盖此症为阴蛾也。阴蛾则日轻而夜重,若阳蛾则日重而夜轻矣。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补火之味,以引火归藏。”
(2)痔疮便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腔肠内有瘀血,所以拉大便时才会有瘀血跟大便排出来,治法就是要活血化瘀,把瘀血排干净,以后大便就不会再有瘀血。这里用桂枝茯苓丸来处理。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二十.2》:“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下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3)赤小豆当归散,出自《金匮要略》。
(三.13):“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十六.16):“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以上第一条说赤小豆当归散可以治疗已成脓的狐惑病,方中赤小豆排痈脓、祛湿热,当归活血以加速脓液外散。
第二条中的“近血”就是指痔疮出血,先出血后解大便,用赤小豆祛湿热,以治其本,用当归和血止血,以治其标。
(4)干地龙是治疗痔疮的要药,也是这次治疗的点睛之笔。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的功效;用于壮热惊风,手足抽搐,肺热喘咳,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热结尿闭。
(5)用“引火汤+桂枝茯苓丸+干地龙”这个组合,来治疗热性的痔疮出血是本人原创,曾经治人无数,屡用屡效,从未失手。对寒性的痔疮便血是否有效,还有待验证。
韦安理医者仁心,无利亦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