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我来了
我想了很久我该不该写这篇东西,写,别人说你从大流,不写,别人说你两耳不闻窗外事。
说真的,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我“两耳不闻窗外事”。
我不知道现在的朋友圈怎么了,每当有一个事件,就有刷屏,骂娘的,转发的,标榜的,纯看热闹的,唯恐天下不乱的……………………
如果每发生一个事件,我可以就此屏蔽掉一些人,那么多发生几次事件,我是不是终究会得到一个清净的朋友圈?
先是一群人热烘烘的以sm为茶余饭后,然后是一群人急于跳出来表明自己道德高尚
我惊讶了,怎么我“民”如此的善良,有良知?一派“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我突然觉得此情此景太熟悉了,再熟悉不过了。
这不就跟母亲节时每个人都要发一个朋友圈表孝心一模一样吗?
我只能说这两类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不过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墙头草两边倒
可是,是谁,引导了这场正义的倡言与反击?
是舆论,无奈的主流舆论。
因为死者的死因一定要符合主流社会对“清清白白”的设定。
因为公众接受不了一个人选择SM,甚至也不接受一个人选择死亡,这才是能把人逼死的最可怕的力量。
不管是自杀,还是“意外”,这都相关于“人权”和“自主选择”,但在看客的眼里,这都是一场消费。
许多人光看到SM和抑郁症的字样就兴奋不已,如临大敌。可是这一切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不要吵,也不用急着做什么道德卫士。
原本,不管是抑郁症还是SM,都不是需要感到羞耻的事,但为了还公众一个“清清白白的真相”,一切都得有理有据。
其实我想说的,在“就想为菲律宾说说好话”里面已经说过了。
开心不行,不开心不行,吃饭不行,说话不行,公众人物的死,恰恰来自于你国网络的“完美暴力”。
▼
活得嚣张,永不受伤
?本文版权归骆小溪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涓勾鐧界櫆椋庢庝箞娌荤枟濂?鍖椾含鐜板湪娌荤枟鐧界櫆椋庤澶氬皯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