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云:无酒不成饭局!
没有酒就没有气氛,酒的存在,就像一种催化剂,没有这个催化剂场面就热闹不起来!所以大家在吃饭的时候,都会带上酒类,跟身边的朋友一起畅饮!
但是,喝酒归喝酒,千万不要过量喝酒,更不要劝别人喝酒!因为分分钟会“搞出人命”!
9月11日,在海南文昌市发生了一起劝酒致人身亡的事件,而且还是在婚礼上:
在一个婚礼酒席上,一位身着黑色裙的年轻女子将一杯白酒喝下,男子则拿着一瓶白酒拼命喝。旁边的围观者还不断大声“叫好”:
随后女子疑似醉酒不省人事,被两名男子扶上酒店的行李车,推着她离开酒店:
随后众人发现不妥,医院抢救,医生对黑衣女子做心肺呼吸抢救:
最后女子不幸被宣告死亡!据媒体报道,女子死因系酒精中毒导致呕吐物堵塞了呼吸道引发窒息!
劝酒致人死亡的事经常发生!
年,陕西省4男子一起吃饭。酒桌上4人推杯换盏,闲聊期间,其中一人离席下楼,快到一楼时脚下踩空并摔下楼梯,剩下3人扶起男子送回家中,次日家属发现该男子大小便失禁,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不治身亡。最后由于3人有共同过失,赔偿男子家属13万余元!
劝酒人就在身边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无论你能不能喝,他们总是会用一些借口劝你喝酒:不喝不是好兄弟、感情深,一口闷...硬把“多喝”与“感情深”拉到一起,根本不顾及酒量之大小和多喝会损害健康!
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讨厌!
请记住!请记住!请记住!
宾客间相互劝酒、敬酒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适度劝酒、敬酒并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存在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酒友们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情形一:强迫性劝酒 作为酒友,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酒友是要应当承担一定过错责任的。情形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如果酒友不知道,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对方诱发疾病,此时酒友无需承担过错责任。如果明知而继续劝酒,酒友就要承担部分责任。情形三: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酒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若出现意外,酒友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情形四:酒后驾车未劝阻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