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近日我院消化内科二病区的患者单奶奶就用血的教训应证了这一点。家住滑县的单奶奶在食用大枣时误吞枣核,出现腹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于6月5日急诊入院,行“食管异物嵌顿内镜下取出术”,术中发现单奶奶胃内的枣核尖端已刺进食管壁,凭借先进的设备和精湛娴熟的技术,经过二十分钟紧张套取,那枚两头尖尖长约2.4cm的枣核被夹住了,慢慢的退出,经过狭长的食道,咽喉部,最终被医务人员小心翼翼的“请”了出来。大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家人更是感激万分。术后给予抑酸护胃、抗感染、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水、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措施,目前单奶奶的生命体征平稳。
枣核尖端已刺进食管壁
两头尖尖长约2.4cm的枣核
像单奶奶这样误吞枣核的病人每月都会收治好几例,那么小小枣核为什么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消化科二病区秦咏梅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告诫大家:
1、大枣营养价值高,作为儿女为了尽孝心都会给老人熬红枣粥,端午节的糯米红枣粽子、还有各种含大枣的糕点也是人们喜爱吃的,如果不提前去除枣核,悲剧就很容易发生。
2、枣核两头尖锐、锋利、质地硬,一旦被误食,很容易嵌在食管或胃的狭窄处,如果异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极易引发严重的脓肿,甚至溃疡,很难取出,更甚者有可能造成消化道的穿孔。
3、老年人反应迟钝,吞咽功能下降且咽部感觉减退,如果吃饭太快或者吃饭时分神更容易造成误吞,再加上老年人肠道蠕动较弱,误吞异物很难排出。
4、有些人习惯用“土办法”对付误吞的异物,比如通过进食馒头、大量饮水、喝醋等方法带动枣核下行,殊不知这样往往更容易使枣核扎的更深,从而加重病情。
所以我们在用大枣熬粥煲汤时最好先去掉枣核,而且一定要提醒老年人进食时细嚼慢咽,切勿大口吞食特别是有核的食物,一定要把核吐出来。另外在吃饭时尽量避免说话、大笑。一旦发生异物误吞千万不能用“馒头噎、喝醋”等方法,这样不仅不能把异物除掉,反而会使其扎的更深。如果发生异物误吞并感不适,最好医院就诊。
端午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粽叶飘香,吃粽子的时候千万要小心这小小的枣核哟。在这里消化科二病区护士长徐泽静提醒大家,大枣虽美味,吃时要谨慎,一旦发生异物卡顿切勿存在会不治自愈的侥幸心理,也不可“自作主张”,医院就诊,这样枣核更容易取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就越低。
科室简介消化内科二病区
消化内科二病区成立于年3月18日,位于新综合病房楼16楼西区,目前有医务人员20人,其中医生8人,护士12人。本科室专业方向为慢性肝病,胃肠道疾病及消化道身心疾病等。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慢性胰腺炎、原发性肝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性溃疡,胃幽门螺杆菌根治、顽固性腹泻、缺血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内痔出血、消化道心身疾病等的诊断及内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色技术:
消化道隆起病变及早癌内镜下诊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硬化、套扎);
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诊治技术;
胶囊内镜诊治各种小肠疾病;
痔疮的内镜下治疗;
肠菌群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
联系-(护士站)、(主任办公室)
科室文化:厚德、精业、至善、和谐
专家简介杨承汉主任医师,教授,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从事消化内科46年,研究方向消化道心身疾病。擅长食道、胃、肠、肝胆胰疾病及消化内镜的诊断及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方面有独特临床经验。在职以来发表论文28篇,著作3部,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任中华医学会河南消化分会第1、2、3、4届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新乡市医学会理事。
秦咏梅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任河南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第7、8、9届委员。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研究方向慢性肝病。医院临床进修,年医院医院肝病中心做访问学者。年在本院率先开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及套扎治疗。年开展胶囊内镜检查及诊断。擅长复杂慢性肝脏疾病的综合治疗、各种肝硬化及并发症的处理;对重症胰腺炎的内科综合治疗及利用胶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经验丰富。对黄疸待诊、腹水待诊、腹泻待诊等本专业疑难病的处理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朱艳丽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年获新乡医学院硕士学位,年在医院(医院)进修学习1年。多次至南京医院学习粪菌移植及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痔疮硬化治疗术。对顽固性腹泻、肠道菌群紊乱、炎症性肠病、内痔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及相关疑难病症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熟练掌握消化内镜各相关诊疗操作技术。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编论著1部。
作者:关建丽
编辑:宋鹏翀
本期编辑:弥庆宇
觉得不错,请点赞↓↓↓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