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讲解
症状表现
治疗手段
用药指南
护理知识
预防办法
饮食健康

井下电钳工专业考试试题库带答案

一、填空题

1、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分为矿用(一般型)和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3、煤电钻综保装置由先导控制回路、主电路、(保护回路)、(试验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4、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特征有(不传爆性)和(耐爆性)。

5、煤矿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和(自动重合闸装置)。

6、对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有紧固件、引入装置、(接地)、(连锁装置)等内容。

7、矿用低压隔爆开关是一种手动合闸供电开关,当线路出现(过电流)或(漏电)故障时,能自动跳闸切断电源。

8、井下采掘工作面一般距采区变电所(较远),往往采用(移动变电站)的供电方式。

9、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神经或肌肉功能的紊乱和损伤,主要影响呼吸、(心脏)、(神经系统)等。

10、电网中电缆连接存在鸡爪子、毛刺、(羊尾巴)、(明接头)等,都是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

11、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等效冷补)。

12、因瓦斯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送电开动)设备。

13、矿井供电系统的类型有(深井)供电系统和(浅井)供电系统。

14、煤电钻综保装置是一种设有检漏及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等保护功能的综保装置。

15、保护接地可以使触电电压(降低)到安全数值,(减小)人身触电电流的大小。

16、煤矿企业对供电的要求是供电可靠、供电安全、(供电技术合理)、(供电经济)。

17、井下采掘机械设备常用的电压等级为V、(V)、(V)。

18、瓦斯电闭锁是当瓦斯(超限)时,切断(掘进工作面动力)电源并闭锁。

19、电路即(电流)通过的路径,用于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20、当要对低压电气设备中接近电源的部分进行操作检查时,必须切断(设备前级)开关,并对本台电气设备电源部分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操作。

21、采区电工,在特殊情况下,可对采区变电所内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的操作,但不得(擅自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修理。

2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24、采掘工作面开关的送停电,必须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制度,不准(他人送电)。

2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26、一台总开关向多台设备和多地点供电时,停电检修完毕,需要送电时,必须与所有的其他工作人员(联系好),确认所供范围内,(无他人工作时),方准送电。

27、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

28、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29、年产6万吨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30、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31、矿井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32、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33、井下采煤工作面供电方式主要有(干线式)、(辐射式)、混合式及移动变压器等。

34、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35、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

36、开关手把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

37、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38、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39、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40、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欠压释放)保护。

41、井下配电网路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

42、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43、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可以)采用铝芯电缆,其他地点(必须)采用铜芯电缆。

44、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45、使用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其照明灯的间距不得大于(30m),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照明灯的间距不得大于(15m)。

46、矿井中的电气信号,除信号集中闭塞外应能同时(发声)和(发光)。

47、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48、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49、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50、接地母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mm2的镀锌铁线。

51、在标准大气状态下,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5%)到(16%)。

52、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2)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

53、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以上能行人的(出口)通往地面。

54、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55、恢复通风前,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56、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

57、《煤矿安全规程》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

58、井下探放水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59、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室,(撤离人员)。

60、造成局部通风机循环风的原因可能是:局部通风机安设的位置距离掘进巷道口(太近)或者矿井总风压的供风量(小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

61、我国煤矿多为井工开采,作业地点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有毒有害气体和破碎顶板的威胁。

62、煤层顶板冒顶事故能使采煤工作面及巷道跨落、生产(中止)、压毁设备、造成人员(伤亡)。

63、基本顶初次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煤层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下沉量变大、煤壁(片帮)、支柱所受载荷普遍增加、煤层顶板发生台阶下沉。

64、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65、在冒顶事故抢救处理中,必须有专人检查并监视(煤层顶板),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并且注意检查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66、在顶板事故抢救中遇有大块岩石时,(不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如果威胁遇险人员时,则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险人员。

67、上止血带时应注意:位置适当;松紧合适,以远端(不出血)为止;应先加垫;每隔40min左右,放松(2-3)min。

68、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将伤员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将伤员的头侧过;清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异物。

69、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的方法有(担架搬运)、(单人背负)和双人徒手搬运三种。

70、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出现雾气、水叫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71、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有(足够的氧气)、煤尘达到(爆炸浓度)、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72、拨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清(受伤的人数)、(地点)和患者的伤情。

7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74、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是(16)次到(20)次。

75、戴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气时感到干燥且不舒服:不可(脱掉口具)吸气,也不能(摘掉鼻夹)吸气。

二、判断题

1、低压电缆可以采用铝芯,但是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

2、接地母线、接地连接线不得使用铝芯电缆。(√)

3、除用于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外,其他电气设备作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4、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要密封管口。(√)

5、矿井电缆线路特殊情况下可以升压运行。(×)

6、井下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悬挂点间距不得大于3m。(√)

7、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8、煤电钻综保装置,必须每班使用前做1次跳闸试验。(√)

9、机电设备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10、使用普通型仪表进行测量时,测试地点的瓦斯浓度必须在1%以下。(√)

11、值班室电钳工每天必须对漏电继电器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检查和调闸试验。(√)

12、在采区内做过流保护整定试验时,应与班组长一起进行。(×)

13、杂散电流可引起电火花,其电火花能引起瓦斯爆炸,但不会引起煤尘爆炸。(×)

14、风电闭锁的作用是:掘进动力设备工作前应先通风吹散瓦斯。当瓦斯浓度降到0.1%以下时,再开动掘进动力设备;由于故障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通风时,掘进动力设备也同时停电。(×)

15、瓦斯电闭锁的作用是:由瓦斯监控系统对掘进工作面的动力电源实行闭锁。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瓦斯监控器发生警报;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立即切断掘进工作面内的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16、漏电保护方式有集中性漏电保护和分散性漏电保护。(×)

17、漏电闭锁是指在开关合闸后对电网进行绝缘监测,起闭锁作用。(×)

18、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9、如果V网络的绝缘水平下降到10KΩ以下时,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设法提高网络的绝缘电阻值。(√)

20、过电流一般包含短路、欠压、断相三种故障。(×)

21、过滤式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用后报废。(√)

22、佩戴自救器脱险时,在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

23、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是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

24、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劳动时休息的设施。(×)

25、如果有防水措施,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26、井下不得带电检修与移动电气设备。(√)

27、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28、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跨落、冒顶事故,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

29、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避灾静卧,等待救援。(√)

30、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待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三、单项选择题

1、(C)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A、辅助接地极B、局部接地极C、主接地极D、重复接地极

2、高压电缆连接器至少(B)检查1次绝缘情况。

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年

3、设置在水沟中的(C)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管制成。

A、辅助B、主C、局部D、重复

4、设置在其他就近潮湿处的局部接地极可用长度不小于(B)、直径不小于35mm的钢管制成。

A、1.0mB、1.5mC、2.0mD、2.5m

5、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C)连线。

A、铁线B、铝线C、铜线D、银线

6、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做监测接地回路外,(A)兼做他用。

A、不得B、可以C、特殊时可以D、必须

7、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B)。

A、镀锌铁线B、铜线C、扁钢D、铝线

8、煤电钻综保装置安装时,应可靠接地,辅助接地应在主接地(D)以外处。

A、1mB、3mC、4mD、5m

9、煤电钻综保装置安装时,接线前应对装置的绝缘再做1次测定,用V兆欧表测量高低压侧绝缘电阻,应不低于(A)。

A、5MΩB、10MΩC、15MΩD、20MΩ

10、电气间隙是指两个裸露导体之间的(B)空间距离。

A、平均B、最短C、最长D、有效

11、(A)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A、严禁B、可以C、必要时可以D、必须

12、压盘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B)。

A、5%B、10%C、15%D、20%

13、防爆电器中密封圈材质用邵氏硬度为(A)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A、45-60B、34-45C、55-65D、75-85

14、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C)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距离。

A、照明设备B、设备与墙壁C、设备相互D、电缆

15、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C)。

A、2.5mmB、2.0mmC、1.0mmD、0.5mm

16、电缆外护套进入接线盒器壁一般为(A)mm。

A、5~15B、15~25C、25~35D、35~45

17、井下搬迁、检修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B)时方可验电。

A、.05%B、1.0%C、1.5%D、2%

18、井下电机车架空导线自轨面算起的悬挂高度,在行人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同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不小于(C)。

A、1.8mB、1.9mC、2.0mD、2.1m

19、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三大保护”是指(A)。

A、过流、漏电、接地保护B、过载、漏电、接地保护

C、短路、漏电、接地保护D、欠压、漏电、接地保护

20、每(D)必须对漏电继电器进行1次详细的检查和修理。

A、每日B、每周C、每旬D、每月

21、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B)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闭合电源B、切断电源C、开关电源D、报告领导

2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A)。

A、26℃B、20℃C、18℃D、25℃

23、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C)。

A、采煤工作面B、岩巷掘进工作面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D、采空区

24、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B)长度以内的支架,爆破前必须加固。

A、5米 B、10米C、15米D、20米

25、过滤式自救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A)气体。

A、COB、CO2C、H2SD、所有有害气体

26、煤矿井下要求(B)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A、24VB、36VC、12VD、32V

27、刚发出的矿灯最低限度应能正常持续使用(A)

A、11小时 B、12小时C、16小时D、18小时

28、31、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C)

A、21%B、20.96%C、20%D、20.90%

29、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A)

A、火源的上风侧B、火源的下风侧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D、任何位置都可以

30、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C)停风

A、可暂时B、可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C、不得D必须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可造成电动机过负荷。

A、电源电压过低B、重载启动电机C、机械性堵转D、超载运行

2、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B.C)。

A、制动装置和下运防逆转装置B、防滑、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

C、温度、烟雾保护和自动撒水装置D、张紧力下降保护和防撕裂装置

3、井下配电系统的主要保护有(B.C.D)保护。

A、欠压B、漏电C、过电流D、接地

4、JDB系列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保护功能有(A.B.C.E.F)保护。

A、短路B、过载C、断相D、漏电

E、漏电闭锁F、短路闭锁G、欠压

5、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符号由(A.D.F)组成。

A、ExB、KBC、KYD、dE、MAF、IG、KH

6、电缆常见的故障有(A.B.C.D)。

A、接地B、漏电C、短路D、断相E、欠压

7、井下常见的过电流故障有(B.C.D.E)。

A、漏电B、三相短路C、两相短路D、过载E、断相F、电压过高G、电压过低

8、一般电缆引入装置失爆的现象有(C.D.E.F.G)。

A、外壳严重变形B、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C、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D、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1mmE、密封圈老化、变形FG、喇叭嘴明显晃动

9、井下供电网路中,(B.C.D.E.G)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A、低压电力电缆接线盒B、高压电力电缆接线盒C、低压配电点D、采区变电所E、移动变电站F、检漏继电器G、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

10、导致电动机烧毁的原因有(B.C.D.E.F)。

A、绝缘受潮B、内部短路C、断相D、电压过高E、电压过低F、过载

11、井下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风流中的(A.B.C)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A、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毒气体浓度B、风速及温度

C、每人供风量D、瓦斯抽放量

12、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B.C.D)的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A、风门B、矿井C、采掘工作面D、采区

13、在煤矿井下,瓦斯的危害主要表现为(B.C.E)。

A、有毒性B、窒息性C、爆炸性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E、煤与瓦斯突出

14、在煤矿井下,瓦斯容易局部集聚的地方有(BD)。

A、掘进下山迎头B、掘进上山迎头C、回风大巷D、工作面上隅角

15、井工煤矿的特点是,作业地点(A.B.D),地下开采技术复杂,生产环节多,工作面不断移动,地质条件常有变化。

A、空间狭窄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D、环境条件恶劣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mrc.com/byjj/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