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医院张庆玮杨秀波
关键词芍倍注射液;内痔混合痔;中药治疗
我科年1月—年5月应用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例患者男86例,女65例,年龄20~65岁,平均38岁,病程1~46年,平均11年,内痔38例,内痔Ⅰ期4例,Ⅱ期15例,Ⅲ期19例,混合痔例,其中静脉曲张型40例,结缔组织型62例,合并痔核嵌顿15例,既往治疗30例,注射治疗10例,手术治疗10例,其他治疗10例。
1.2治疗方法术前准备,手术前1d口服石蜡油30ml,手术前当天清洁灌肠。
1.2.1内痔芍倍注射术本组1~3期内痔及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90例采用此方式,操作方法取俯卧位,采用腰麻,常规消毒,充分扩肛后,置入肛门镜暴露痔核,按照先大后小,见痔进针,退针给药,饱满为度的安氏原则,用带5号针头的5ml注射器抽取准备好的1∶1芍倍注射液(即一份芍倍注射液,一份0.5%的利多卡因)于痔核表面-中心隆起的部位注射,如果是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区域较大,可将芍倍注射液稀释为1∶2浓度在肛管皮肤处进针,扇形注射3~5ml并轻揉注射区3min。
1.2.2小切口外痔剥离内痔注射术适用于单纯结缔组织型混合痔,所取体位及麻醉同单纯内痔注射术,以血管钳轻轻提起外痔部分,另一手持剪刀在外痔基底部做放射状小切口至齿状线处,结扎止血,内痔部分注射的方法同内痔芍倍注射术。
1.2.3小切口分段不全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适用于环状混合痔及混合痔嵌顿者,体位及麻醉均同单纯内痔注射术,消毒后选择3~4个外痔隆起处作为外剥内扎的部位,切口呈向肛外放射状的梭形切口,内达齿线上0.5cm,外端至外痔体外缘0.5cm,两切口之间应保留宽0.3cm的皮肤桥,血管钳钳
夹内痔核下部的2/3组织,10号丝线缝扎,切除外痔核及内痔核的下2/3组织。外剥内扎时,结扎部分应避免在同一平面上,在肛镜下对未结扎的内痔及痔上松弛的黏膜用1∶1浓度芍倍注射液,药物均匀充盈于黏膜下,退出肛门镜,肛门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丁字裤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d,静滴七叶皂甙钠3d,卧床休息1d,镇痛泵应用3d,术后24h可排便,便后中药坐浴,马应龙痔疮栓肛塞,创面外敷大黄凡士林纱条换药至痊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症状(便血,脱出或疼痛)消失,肛门镜检查,内痔核消失;有效,症状消失,肛门镜检查内痔核萎缩;显著,症状改善,肛门镜检查内痔核未见萎缩;无效,症状无改善肛门镜检查内痔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治愈例,有效65例,显著3例,有效率%,疗程3~20d,平均3.8d,随访3年,除1例便血,余均无异常。
3讨论
内痔、混合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注射治疗已有年的历史。
①硬化萎缩注射疗法,主要用于治疗Ⅰ、Ⅱ期内痔,对Ⅲ期内痔疗效相对较差。将硬化剂注入到痔核内后,可引起痔核组织的化学性炎性反应,使相当多的痔核静脉丛发炎,形成血栓,加之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痔核变硬而逐渐萎缩,使便血和脱出症状消失或改善。常用的硬化萎缩剂有5%~10%石碳酸甘油、消痔灵、4%明矾液等。
②坏枯脱注射疗法,可用于治疗各期内痔,因所用药物多属强腐蚀剂,注射进痔核内后可使痔核组织发生枯萎、坏死脱落。常用的坏死枯脱剂有枯痔液、新六号枯痔注射液、痔全息注射液等。主要并发症是疼痛,黏膜坏死溃疡,内痔血栓形成,烧灼感黏膜下脓肿,肛周感染,菌血症。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是安氏疗法的独到之处,是安阿玥教授发明创新的一套独特的肛肠病新办法。其形成是根据祖国医学“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及现代医学观点。芍倍注射液是新型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芍药苷,柠檬酸,没食子酸,主要由乌梅,五倍子,赤芍三味中药纯化而成,乌梅,五倍子具有酸涩收敛之功,为君臣药,赤芍活血化瘀起反佐作用,三药合用则相辅相成,起固涩化瘀之功效,其同传统硬化剂有明显的区别。该药作用于组织不发生明显的炎症、出血和坏死等改变。其作用是引起组织发生一种非炎症性的
蛋白凝固样变形,且这种变性可逆容易复活,可原位修复无瘢痕形成。
我们采用芍倍注射液治疗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性混合痔均一次性治愈,Ⅰ~Ⅲ期内痔通过注射芍倍注射液能使扩张迂曲的血管收缩闭合,痔核萎缩,并使黏膜下弹力纤维再生,单纯结缔组织混合痔在芍倍注射液注射内痔时,采用小切口处理外痔区域,创面小,切口对合好,小切口分段不全外剥内扎加芍倍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和混合痔嵌顿创口损伤小,术后肛门张力正常,可有效防止肛门狭窄出现。在注射中需注意:
①遵循安氏注射原则;
②注射部位应注射于痔中部和松弛黏膜下,避免过深过于集中;
③注意无菌操作;
④严格适应证。综上所述以芍倍注射液为中心的注射疗法有效实用,适用于治疗各期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使用安全,无明显局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后遗症。
4参考文献
[1]安阿玥.肛肠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东铭.痔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09—18收稿—11—11修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