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轻重不等的鼻阻塞,多脓涕和嗅觉减退;比较严重的患者有容易疲倦、食欲不振、精神不易集中、失眠等症状。患者进行鼻腔检查时常见中鼻甲呈肥大、水肿或息肉样改变。鼻窦炎如不及时治疗,均可扩展到邻近组织或器官,如眶内、颅内等,或可沿管道发展,如借咽鼓管传至中耳,或下行而影响呼吸道、消化道。
一、局部症状:脓涕多、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
1、流涕:多为脓性,黄、绿色或灰绿色,病程长者鼻涕可有息气,脓涕常可经后鼻孔流至咽喉,病人自觉咽部有痰,并常经咽部抽吸后吐出。
2、鼻塞:因鼻粘膜充血,鼻甲肥大或鼻息肉所引起,有时亦可因脓涕太多,于擤出鼻涕后鼻堵减轻。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粘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粘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昏、头痛: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急性发作时可有头痛,均为鼻窦内引流不畅所致。
二、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
三、中医辨病辩证:
1、肺气虚寒型:鼻塞,多粘脓性涕,嗅觉减退,稍遇风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疲倦、气短、头晕,或有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
2、脾气虚弱型:鼻塞,多粘脓性涕,嗅觉减退,少气乏力,食少腹胀,面色苍白,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3病因1.急性鼻窦炎
多因对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对其未予彻底治疗以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之转为慢性。此为本病之首要病因。
2.阻塞性病因
鼻腔内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结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3.致病菌毒力强
某些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患猩红热时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
4.牙源性感染
因上列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部毗邻,若牙疾未获根治,易成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5.外伤和异物
如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导致慢性鼻窦炎。
6.鼻窦解剖因素
由于各个鼻窦特殊的或异常的解剖构造,不利于通气引流,亦为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
7.全身性因素
包括各种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疲劳过度而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低下。同时,还有各种变应性因素及支气管扩张所诱发的病因。
4治疗1.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不能清除细菌,但可以减少慢性细菌感染的毒性和减少细胞损害。在激素治疗失败的病例中,选择性的应用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具体起效机制不是很明确,但可能同局部宿主免疫反应的下调以及繁殖细菌的毒性较弱有关
2.血管收缩剂
能收缩鼻腔肿胀的黏膜,以利鼻窦引流。但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使用,会有引起继发药物性鼻炎。
3.黏液促排剂
在标准的治疗方法上加入黏液促排剂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可以减少治疗时间。起到稀释鼻涕,促进鼻涕排出,减少患者被感染几率。
4.抗组胺药
尽管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并没有建议使用抗组胺药,但在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抗组胺药还是经常被使用,可以明显减轻喷嚏、流涕和鼻塞症状,但对鼻息肉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5.鼻腔冲洗
高渗盐水可以改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有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高渗盐水在咳嗽、流涕、鼻后滴漏综合征各个评价指标中均有明显效果。
使用洗鼻液来清洗鼻腔,有效解决鼻部粘膜肿胀,缓解鼻塞,清洗鼻腔内鼻涕和污物并排出,使鼻子恢复通气。借助专用洗鼻器对鼻腔进行深入清洗,清理无死角,同时避免交叉感染。
EPOS欧洲成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证据及建议(一)
EPOS欧洲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证据及建议(二)
6.手术治疗
(1)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目前首选方法。在鼻内镜明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各鼻窦窦口,改善鼻窦引流,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是一种尽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
(2)其他手术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鼻外筛窦切除术、额窦钻孔术、额窦切开术、蝶窦切开术等。对于一个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推荐的治疗程序应该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鼻窦CT扫描,如果有影像学改变及手术指征,再行鼻内镜手术。
《中华医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儿童普通感冒与变应性鼻炎早期识别和诊治专家共识()》把鼻腔冲洗作为鼻部非药物治疗的首推方案。《北美和欧洲鼻窦炎及鼻息肉治疗指南(EPOS,)》把鼻腔冲洗作为鼻部治疗的A类推荐。
选用专业洗鼻剂和洗鼻器,用于鼻腔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可清除鼻内刺激物、变应原和炎性分泌物等,保持鼻腔湿润,减轻鼻黏膜水肿并修复鼻黏膜,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