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10月18日
第三篇外科护理学
第二十八章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直肠肛管解剖生理(1)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为腹膜腔最低位。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
(2)肛管:上起齿状线,下终于肛缘。肛管直肠环,发挥肛管括约肌功能,若切断,可致大便失禁。
(3)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包括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坐骨肛管间隙、肛门周围间隙。
第二节常见直肠肛管良性疾病一、肛裂
1.病因:长期便秘、粪便干结。
2.病理:肛裂好发部位为肛管后正中线。前哨痔、肛裂与乳头肥大合称肛裂“三联症”。
3.临床表现:疼痛、便秘、出血。疼痛的特点是有两次高峰。
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1.病因:肛腺感染。
2.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持续跳动性疼痛、肿胀和局部压痛。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全身感染症状明显。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坠胀感、便意不尽等,常伴排尿困难。
3.治疗要点:脓肿未形成时可应用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早行手术切开引流。
三、肛瘘
1.临床表现:潮湿、瘙痒。脓肿反复发作。
2.治疗要点:低位肛瘘用挂线疗法或手术切除。高位肛瘘挂线疗法。
四、痔
1.内痔
(1)Ⅰ度:排便时出血,无痔块脱出。
(2)Ⅱ度:便血常见,痔块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可自行回纳。
(3)Ⅲ度:偶有便血,痔排便时脱出,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辅助。
(4)IV度:偶见便血,痔块长期脱出,无法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2.外痔:血栓性外痔可有剧痛,肛周见暗紫色椭圆形肿物。
3.混合痔:兼有内痔及外痔的表现。
第三节护理1.护理措施
(1)调节饮食。
(2)保持大便通畅。
(3)肛门坐浴:用1:高锰酸钾溶液ml坐浴,温度43~46℃,坐浴20~30分钟,每日2~3次。
2.术后护理
(1)避免术后3日内解大便,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
(2)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
阿虎医学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