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有鼻塞、流涕等症状,爸爸妈妈往往会告诉医生“我家孩子感冒了”。但这些被家长自行诊断为“感冒”的宝宝却有相当一部分是过敏性鼻炎患儿。两种病有鼻塞、流涕等相同的症状,但治疗方法和用药是不同的。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区别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它是指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它又分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可见,感冒其实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不过我们日常所指的感冒,更多的是指急性鼻咽炎,它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或伴发热、头痛等。感冒大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左右可自愈。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指的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塞为主要症状表现。再进一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过敏性鼻炎患儿往往有黑眼圈,有些孩子因鼻痒经常用手去揉鼻,造成鼻子表面有横纹。如果伴有过敏性结膜炎的,还会有眼睛痒、喜揉眼的表现。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吃感冒药后症状也会减轻?
感冒药其实是几种药的复方制剂,它一般是抗组胺药、鼻腔减充血剂、止咳祛痰药、退热药等的不同组合。其中的抗组胺药可减轻过敏性鼻炎患儿的鼻痒、鼻塞、流涕等症,所以使用后可能“有效”,但不易痊愈。
过敏性鼻炎是慢性疾病,长期用感冒药来治疗,感冒药中的退热成分、止咳成分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在易感季节期间,应尽可能限制户外活动,避免接触花草或者腐烂的树叶,以及柳絮和法桐树上的果毛,外出时可以带口罩。
2、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色酮类药物、减充血剂、鼻腔盐水冲洗等。现在也有使用局部制剂直接将药物用于鼻腔,可使高浓度的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组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便,患儿配合良好,效果明显,因此局部治疗越来越常用。
在生活中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不是什么大病,但爸妈们还是应该多多注意,反反复复发作对宝宝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聪明的做法是让宝宝们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使皮肤经常受冷水刺激,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以保持鼻腔呼吸道通畅。对于过敏性鼻炎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让宝宝快乐成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