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hemorrhoids)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包括内痔(internalhemorrhoid)、外痔(externalhemorrhoid)和混合痔(mixedhemorrhoid)。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受压迫,阻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
原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主要有以下学说。
⑴内痔的常见症状为出血、脱出、肿胀、疼痛,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⑵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肿胀、疼痛。
混合痔已经是痔疮很严峻的一种类型了,所以认清混合痔表现,早医治早恢复很重要。
1、便血:早期主要表现,喷发状或点滴出血,血色鲜红,可发作在便前或便后。
2、痛苦:单纯性内痔无痛苦,少量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呈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一样程度的痛苦。
3、肿物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表现,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步与肌层别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
4、黏液外溢:直肠黏膜长时间受痔核的影响,发作炎性渗出,使分泌物增多。肛门括约肌松懈时可随时流出,使肛门肌肤常常受影响而发作湿疹、瘙痒。
痔疮的检查常用体位 痔疮检查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侧卧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有时因患者身体的原因或诊治的需要,亦可采用右侧卧位。正确的侧卧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膝各屈曲90度,下侧髋膝屈曲成45度。此体位适用肛门直肠小手术或病重、年老体弱患者的检查
(2)膝胸位:患者双膝屈起,跪伏床上,肘关节紧贴床铺,胸部尽可能下压,臀部抬高。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体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体弱者不宜采用;
(3)蹲位: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压,作排便状,适用检查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痔脱出和直肠肿瘤位置稍高的患者。常见内痔的诊断如下 内痔初起时,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症状亦会逐渐加重。_
1、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病人坐卧不安。.
2、内痔发作:内痔平时症状轻微,无大痛苦,如有便秘或腹泻,或过于劳累,就会忽然加重,称为内痔发作。在内痔发作时,痔核突然肿胀、突出、灼热,疼痛,有搏动及异物填塞的感觉。因受干燥粪便的挤压,易破溃出血,里急后重。发作持续3--5天,如治疗得法,肿胀逐渐消散,血栓被吸收,痔核变软缩小。有时肿胀不见消散,由于感染、化脓、溃烂或因血循环受阻,痔核也可发生坏死。
3、便血: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或射血。由于粪便擦破粘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便时则有喷射状出血。如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者,还可引起贫血。
危害 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此外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
痔疮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贫血:痔疮病发导致人体内的铁元素不断丢失,若长期便血,丢失大量的铁,使体内含铁总量低于正常,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2、嵌顿:痔疮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内痔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但临床所见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痔”,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病变。 ;
3、坏死: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此时的坏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体其它部分的情况。
4、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国外曾有报道因痔核嵌顿伴发的致死性门静脉败血症。
痔疮反复发作的原因
(一)饮食习惯不良:由于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很多人都,开始习惯挑食,平时所吃的食物太过精细,无法补充身体所需的一些维生素;经常性地吃些辛辣、油腻等带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辣酱、胡椒等,刺激肠胃的消化情况。
(二)个人卫生不良:痔疮位于肛门处,而肛门处是粪便排出的通道,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如果每天都不对肛门处进行清洗,肛门周围就会滋生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引发各种炎症,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缺乏运动:长时间地坐着、站着,缺乏运动,容易造成肛门处的血液无法正常流通,使得痔疮反复发作,加上身体抵抗力的下降,使得其他疾病趁虚而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四)排便习惯不良:很多人都会在大便的时候玩游戏来打发时间,如切水果、鳄鱼洗澡等等,一玩就会忘记时间,使得排便时间过长,而导致腹部压力过大,静脉血液无法正常流通,而导致痔疮的出现。
痔疮和腹压的关系 痔疮是和腹压有关系的,腹部压力要是过大就会很容易患有痔疮,因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这些疾病都会加大腹部压力,就会阻止静脉的血液正常回流。
痔疮的明显症状:便血是比较常见的,一般这种情况不会有疼痛感。大便会出现疼痛。患者还会有肛门坠胀的感觉,肛门总是觉得有东西,这是痔疮的一个表现,这是痔疮晚期的症状。大便时肛周出现疼痛现象,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外痔的这种症状是比较普遍的,一般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会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与痔疮病状相似的疾病
一、肛裂:多发于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由于大便又干又硬,大便时用力过猛,故在排便时裂伤肛管皮肤。肛裂初起时,创面新鲜,容易出血,鲜血可见于粪便表面,便纸上或滴出量很少,易与痔疮相混淆。但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处剧痛是肛裂的主要特点,故可以此与痔区别。
二、直肠息肉: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多发于儿童。便后出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故易与痔疮相混淆。但该症一般出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之外,排便时可有肛门处脱出一鲜红色圆樱桃状息肉,触之易出血,便后息肉可自行恢复,故可以此与痔鉴别。近年学者们认为,极早切除息肉可降低癌的发生。
三、慢性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结肠粘膜广泛溃疡为特征的结肠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粪便带血及粘液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烧、脱水、电解质紊乱、消瘦及代钾血症。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粪便化验检查可见大量红。白细胞及脓细胞,故可以此与痔疮鉴别。
痔疮与肛裂的区别
一、共同点:肛裂多数伴有哨兵痔,特别是Ⅲ期肛裂,都伴有外痔,同时伴有内痔;而痔疮可单有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其二者表现,在Ⅲ期肛裂时,肛门外观表现多相同。
二、不同点:
1、肛裂以疼痛为主,痔疮以出血为主,只有外痔发炎肿胀时,痔疮才会剧痛;
2、肛裂均可肛管皮肤裂开,而痔疮则无,在肛门指诊时,即可确定,肛裂者多不可行肛门指诊,或者窥器检查;
3、肛裂三联征:肛裂,肛乳头瘤,前哨痔。,而痔疮则不伴有肛乳头肥大或乳头瘤。
治疗措施一般家庭治疗 许多痔疮患者认为药物能够治疗痔疮,于是盲目的涂抹各种药物,可是久治久不愈,而且越治越重,导致疼痛加剧,对此痔疮,患者切忌盲目用药治疗,不能一味的用药物,即便有效果,长期都会产生依赖性,最好办法是靠患者自身的调节,从生活中做起首先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主要有作息规律,饮食清淡,纠正不良的姿势:不要长时间的站立或坐,要时不时的换个姿势活动活动,另外大便时间不要太长。
确诊了痔疮的具体病情后,要及时进行治疗,对于痔疮的一般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痊愈,盲目的药物治疗和其他疗法不能清除痔疮。
预防痔疮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锻炼: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另一种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这是一种内按摩的方法,有运化瘀血,锻炼肛门括约肌,升提中气的作用。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2、生活习惯:
1)注意饮食调节: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榨菜、辣椒、辣酱、生姜、大葱、蒜头、茴香等等。多吃些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茭白、西瓜、梨、香蕉、苹果等,一方面可保持排便通畅;另一方面又可减轻痔疮的瘀血扩张。痔疮术后病人宜吃得清淡些,少吃油腻过重或熏煎食品,饮食最好定时定量,饭吃八分饱,不能暴饮暴食,饥饱不匀,以防肠胃道功能紊乱。
2)尽可能一次排大便:有的患者因手术后肛门疼痛而惧怕排便,或因肛门疼痛大便未排空即结束排便,从而导致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粪质变干而难以排出。
3)定时排便且保持大便通畅:肛肠专家指出痔疮术后一般要在24小时以后方可第一次排便。在禁止排便的这段时间里,应多饮水和食用有润肠作用的饮料,这样可以促进排尿和避免大便秘结。
4)便后要有坐浴的习惯:坐浴是清洁肛门,促进创面愈合和消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后都必须坐浴,坐浴时先用热气熏,待水温适中时,再将肛门会阴部放入盆内洗涤坐浴,每次20分钟左右。
↓左下角帮忙点赞↓山东彩虹hong
彩虹山同
希望大家能在群里多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