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医院神经血管外科主任毛更生前不久做客cctv健康之路,就脑卒中做科普讲解。
脑卒中,可怕的五高疾病
脑卒中就是中医的“脑中风”,老百姓所说的“脑出血”、“脑血栓”就是西医的“脑卒中”,其中“脑血栓”在医学上叫“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脑卒中是可怕的五高疾病。
高死亡率 年10月发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是:我国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也就是每分钟有三人死于这种疾病。
高发病率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超过万,全世界约万,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
高致残率 目前,我国脑卒中后存活患者超过万,其中的3/4,也就是说有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与劳动力丧失。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这个数字逐年在升高。
高复发率我国门诊脑卒中患者中约40%是二次以上复发。几乎所有的卒中患者都会再次发生卒中!
高成本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必然导致高额经济负担和高额社会照顾成本。年用于卒中治疗中国超过亿人民币,同期的美国超过亿美元。
脑卒中的6大信号
信号之一:突然口歪流口水
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后,支配面部和舌的肌肉瘫痪导致的。虽然引起这种症状的不一定是脑卒中,比如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神经炎也可以出现口歪、闭目无力,但是,中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还是要高度警惕脑卒中。
信号之二:突然说不出话来
这个信号包括想说说不出来,找词困难,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说话含糊不清,这些都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如果持续不能缓解,预示脑卒中正在发生!
信号之三:突然眼前发黑
突然短暂的眼前发黑在医学上叫一过性黑蒙即短暂视力丧失,导致看不见或者看不清。视野上可以从上向下或者从下向上逐渐发灰发黑,几分钟后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同脑血管病关系紧密,是标准的脑卒中预警信号。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出现一过性黑朦,很可能近期出现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吃大鱼大肉又不喜欢运动,都是引发脑卒中的不可忽视的疾病和生话嗜好。这类人群要“管住嘴、迈开腿”!
信号之四:睡眠充足依旧哈欠不断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会出现睡不醒、犯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些特殊条件的:排除熬夜、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身体的重要脏器比如心脏、肾脏、肝脏没有问题,没有失眠、焦虑等症状。排除了这些条件,中老年人频频打哈欠常预示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在近期发生。
信号之五:突然胸口不适、心慌
这里的胸口不适主要是指左侧的胸前区,主要是心慌。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心慌,医学上叫心悸。比如情绪激动、饮酒、喝茶及咖啡、运动,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心慌我们要排除。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房颤,并非所有的心慌都是房颤,也并非所有的房颤都会有心慌感。如果你在排除上面我们所说的那些原因外出现了心慌,医院检查一下到底有没有房颤,除了房颤,还有其他的一些心律失常会引起心慌感,那么要想确诊我们只能依靠心电图,甚至是24小时动态监测的心电图。心房的颤动会引起血液层流的改变,从而引起血小板等有形物质的聚集形成血栓,栓子随着血液流向身体各处,当流到脑血管时就会堵塞脑血管形成脑栓塞。总之“全身血管是一家”,当心脏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候,往往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狭窄,包括脑血管。所以,有冠心病的人我们建议同时也查一下心脏以上的血管,包括颈部的大血管和颅内的血管。
信号之六:突然走路跑偏、跌倒
走路跑偏会有两种情况引起:一是一侧肢体无力,那么走路的时候就会往肢体无力侧偏斜。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偏盲,也就是说有一边的东西他看不到,那么他就会往正常的能看到的一侧偏斜,这种情况下往往因为偏盲出现走路撞门框。好好的,突然拿不住东西,这个也是肢体的信号,包括手脚无力、麻木。手与上肢无力可以表现为拿不住筷子,手臂上抬困难,与下肢无力表现的走路跌倒,或者走偏,这些都提示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受损;肢体麻木,是因为主管感觉的神经中枢受损,出现这些症状都需要尽快就医,查明原因,及时救治。
真的发病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脑卒中病人头部不宜垫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平卧,头稍后仰,勿使气道受压。
●如果有呕吐,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痰液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呼救时,应向急救中心讲清如下几点:
1.说清事故地点:讲清病人所在的具体地点,要求准确、明了。
2.说清病人的具体病情。
3.说清联系方式:说清楚呼救人的姓名、现用的呼救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4.派人接应:呼救后,应派一人到交叉路口或联系地点等候,以便引导救护车进出。
5.携带物品:带好病人的病历卡以及以往的就诊资料。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不要慌张,不要手足无措,应该快速收拾东西:
1.尤其是以前的就诊记录。
2.平时服用的药物,最好全部打包装进袋子里,医院后医生问病史、服药史时说不清楚。
●此时可以吃药吗?
不可以。
A.首先我们无法判断发病的性质是不是卒中,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
B.慌乱的时候,很难正确判断病情,所以不要吃药。
●可以喝水吗?
不可以,喂水可能出现呛咳甚至误吸。
专家建议:
1.移除障碍物:将楼梯或走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暂时搬掉,以便搬运病人。
2.切勿抱、拖、背、扛病人。
3.再次呼叫:当呼救20分钟后仍不见救护车到来,可再次向急救中心询问。
?脑梗溶栓的黄金时间为4.5小时
医学界对于脑卒中发病后抢救的时间提出了一个时间窗的概念,国际上有关溶栓“时间窗”,是说病人应在发病(出现走路不稳、一侧肢体瘫痪、讲话不清等)几个小时之内尽早到达有溶栓条件、医院。大医院一般都设有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医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溶栓前的各项检查。
"时间窗”这一概念是在年提出来的,专家特别强调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脑组织,假若能在3~4.5小时内恢复供血,这种缺血损伤区还可能恢复功能;反之,超过4.5小时或更长时间,缺血区脑组织变性坏死,预后变差。
怎么算这个时间窗?如何观察呢?
举个例子,告诉你计算是否在时间窗内的方法。病人头一天晚上10点睡觉,之前好好的,早晨6点醒来就瘫了,是晚上10点半、还是凌晨5点半发病的呢?这两个不同发病时间,对计算是否在溶栓时间窗内相差很远!像这种情况,我们通常把发病时间定为最后看到患者是正常的时间。也就是说,头一天晚上10点,大家互道“晚安”都睡觉去了,那么我们就认为发病时间是头一天晚上10点。如果万幸的是这个患者凌晨5点半上了趟厕所,那时候还是好好的,6点钟醒来了,发现瘫了,6医院,那么我们就把发病时间定为5点半,医院是6点半,一个小时的发病时间,完全在“(4.5小时)时间窗”内,那么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医生就可以溶栓治疗了。
●目前有多医院?
目前脑血管病位居我国致死性疾病中的第一位,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脏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是我们俗称的脑梗塞和脑血栓这一类疾病,占到整个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75%左右。我国每年有万左右的脑血管病新发患者,这其中只有16%的病人在3医院,只有1.3%的病人在这期间接受了溶栓治疗。
●错过“黄金时间”的主要原因:
1.是“延误掉”,比如有的人晚上发现身体不对劲,医院看看,结果还未等到天亮,病情就已经加重了。
2.把一过性的“手脚麻木”误判为颈椎病或疲劳等。
●在这4.5小时内,医生有什么办法拯救病人呢?
根据发病时间先后或者同时采取三种处理方式:
1.静脉溶栓——医院检查后仍在4.5小时时间窗内的无禁忌症者可选择静脉药物溶栓:其优势是不需要复杂设备,有利于尽快抓住宝贵的治疗时间窗;其弊端主要是存在脑部或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风险。
2.动脉取栓——最近几年,特别是年以来,对超过静脉溶栓治疗‘黄金时间窗’的病例,也就是对超过4.5小时但在6小时内的前循环动脉闭塞病例,可以实施动脉内介入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急性大动脉闭塞介入机械取栓等,同静脉溶栓相比疗效显著。近年来,对于难溶性血栓我们用支架把血栓机械拉出来或贴服到血管壁上,俗称拉栓,又叫支架取栓。
3.放置血管支架。
如何预防复发
许多人患了脑血栓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消失了,便以为完全好了。其实脑血栓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不等于完全治愈。脑血栓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使用回马枪,卷土重来。其复发率高达11~32%。复发的时间以1年以内为最高,占复发总病例的30%左右,经过一段治疗,脑组织供血得到恢复,临床症状即可缓解。但脑卒中的病理基础──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仍然存在,即发生脑血栓的基本因素还存在。
●四个法宝
1.调整心态。
2.继续认真治疗,包括与卒中相关的的高危疾病。
3.戒烟限酒。
4.定期复查。头半年医院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应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眼底等,血管超声,必要时可做头部核磁检查。如果发生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或无力,持续性头痛、头晕、血压波动大、言语障碍及精神异常时,医院就诊,切勿拖延。没有发过病的中老年人正常情况下一年查一次即可。重要的是做好预防脑卒中的健康管理,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干预和管理,对于饮食、运动的管理。如果有高危因素并且控制不佳,那么半年甚至三个月都可以复查。
专家出诊时间:
每周三上午:8:30-11:30
出诊地点:门诊楼4层22诊室
健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于兰河 李孝庚
主编:程莹
编辑:张晓宁 制作:张子晔
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白点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