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讲解
症状表现
治疗手段
用药指南
护理知识
预防办法
饮食健康

为什么有些人肛肠术后发热

肛肠病手术后体温升高,称术后发热。发热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但高热可引起并发症。如术后近期内发热,体温在37.5~38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有升高,且时间多在1~3日内,常为手术损伤或药物影响所致,临床可称为吸收热。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退热。

个别患者术后当日或1~2日内,出现高热体温38℃以上,一般并非感染,可能为外感应查白细胞数便区分。如术后感染所致发热,一般体温较高,可逐渐升至38℃以上,也可突然高热,发生时间多在术后3日以后,如不及时处理,其持续时间较长,且热势可逐渐加重,应引起重视。

一、原因

1.手术损伤、异物刺激由于手术切割等可使术区部分组织细胞死亡。死亡之细胞术后渐被机体吸收,可出现发热;术中异物存留,如高位肛瘘挂线内痔结扎等,局部因异物刺激,可致术后发热。另外,肛瘘等手术未彻底清除的残留坏死组织的吸收也可引起术后发热。

2.药物反应如内痔注射各种药物,直肠脱垂注射明矾或其他药液后,有时可引起发热。

3.感染轻度感染可无发热。感染重时,由于毒素的吸收,可致发热

4.合并病引发其他疾病如术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二、处理

1.手术后吸收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几日后发热可自行消退。如体温虽不超过38℃,但自觉症状较重,或体温超过38℃或合并外感时可用解热镇痛药。

2.感染发热可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治疗,或服清热解毒和清热利湿剂。感染局部也要作必要清创处理。如持续发热,体温升高明显或体温波动较大,伴随出现伤口疼痛,肛门部坠胀感明显,应考虑伤口感染或脓腔处理不彻底,应仔细检查伤口并及时清创引流,积极控制感染灶。并可于处理感染灶后,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消痔灵注射术后,如果肛门坠胀感明显,体温升高,注射部位黏膜色泽改变,或局部先出现硬结,进而转变为黏膜下波动感,应考虑局部黏膜坏死继发感染,可予甲硝唑保留灌肠,并控制全身感染,如不能控制症状,应考虑手术治疗,使黏膜下感染得到适当的引流,进而使症状得到控制。

三、预防

1.术前如有发热,应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待体温正常后再行手术。

2.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注意创腔引流。

3.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mrc.com/yfbf/1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