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USONEDAY
写在前面
天气一天天转凉,身边越来越多的娃娃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的症状。奇怪的是,有的小朋友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减缓了,而有的小朋友却迟迟不见好,反反复复,持续发作。医生告诉我们,家长很容易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因为二者太容易混淆了。那么,如何区别它们?关于过敏性鼻炎,我们存在哪些误区?家长该如何正确看待过敏性鼻炎?我们一起来听听“夏小儿”夏隆江医生的建议。
夏隆江中医学硕士、中药学博士
免疫学博士后
常见两大误区
误区①:打喷嚏、流鼻涕就是“感冒”
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而家长一般的反应就以为是孩子感冒了。其实,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很容易混淆。如何区别二者呢?一般而言,感冒通常会伴随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一般一周即可自愈,而过敏性鼻炎没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一般超过两周,且不会自愈。
误区②:鼻腔盐水冲洗是安全方便的治疗
许多家长对鼻腔盐水冲洗的治疗方法并不陌生,通常以为它是一种方便又价廉的治疗方法。同时,市场上还有一些专门针对鼻炎的洗鼻器。但遗憾的是,从专业医学上来讲,这些方法并不靠谱。因为它不仅违背了鼻腔的结构,还可能会破坏它的形状,带来不良的后果。人类的鼻腔能够挡住外界的绝大多数杂质,其中包括细菌和病毒,任何人为破坏对其充水或者充气,都是不推荐的,而且洗鼻子还有可能把脏东西洗进鼻窦或者后鼻道去。因此,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去折腾它。
家长应该怎么做
★关键在于回避过敏源:平时多注意观察,发现孩子感冒久治不愈,医院耳鼻喉科进行确诊。一旦确诊为过敏性鼻炎,首要需要做的是:回避过敏源。由于过敏性鼻炎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发作,即便是症状全部消失,也有重新发作的基础,因此家长们需要观察引起孩子鼻炎的过敏源,可能是冷空气、花粉、牛奶、鸡蛋等。找到过敏源之后,尽量回避它,这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关键的一步。
★不要依赖药物:抗过敏药物绝不能治愈过敏,只能暂时阻止过敏的进程,不要期待过敏后用药物暂时缓解,那个时候身体很多部位的损伤已经造成,日积月累,会酿成大患。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缓解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只有抵抗力增强了,不管是对于抵御外寒还是身体更好地接纳过敏物质,都有帮助。在冬天,饮食宜清淡,注意避寒保暖,雾霾较重时减少户外活动。
夏医生告诉你
日常生活中,如何回避过敏原
◆地域性的饮食习惯是祖先无数代人通过自身试验和痛苦的经历筛选并传承下来的,这些东西更适用于本地人群,因此要谨慎对待非传统的饮食。
◆不管吃什么食物,都要体会吃完后的身体感受,如果身体舒畅,证明身体可以接受这类食物,如果身体出现排斥反应,建议停一段时间再试。
◆食量需要量体裁衣,绝没有统一的刻度,那些必须吃多少、吃什么的想法就是人体损伤的伏祸,是损伤机体后引发过敏的基础。
◆过敏有很多表现,不是皮肤炎症能够涵盖的。人体不适会有很多反应,任何东西(甚至包括精神压力、紧张等)造成的不适感,都应该及时回避和调节,因为精神因素也是增加过敏风险的诱因之一。
—TheEnd—
版权声明本文为《育儿周刊》原创稿件,版权归本报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